新闻中心

高航院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高航院快报

“郎”来了——上海海事大学11月EMBA移动课堂剪影

时间: 2014-11-25 阅读数: 1388306

  当郎咸平走进教室那一刻,尽管比既定的上课时间晚了半个小时,台下还是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对于这位出生于台湾、留学美国、在香港任教、扬名于中国大陆又时常热议不断的新闻人物,大家的期待显然很高。11月22日,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将这位中国最具争议的经济学人请入浙江海宁的EMBA移动课堂,听他剖析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身着白西服、看起来比电视上略显瘦削的他,一拿到话筒就以独有的“郎式”语言切入主题。“在中国做制造业有多痛苦!”一如既往的言辞犀利,对民营企业未来命运的担忧溢于言表。他说,在高税收、资金链断裂、国企、银行大利益集团的阴影下,传统制造业压力重重,连续多年的高GDP之下,是民营企业日渐下滑和衰落的事实。有学员希望他给出对策,然而他的“药方”却一点儿也不令人振奋,除非当政者有决心挑战包括国企、银行等在内的几大利益集团,否则别无他法。

  讲到当前最受关注的楼市、股市等热点问题时,他坦言自己“绝对不碰”中国股市,因其“连续6年下跌全球罕见”;而对于黄金投资,他也认为,由于美元长期看涨,黄金只会进一步走弱。相比前两者,他反而认为楼市在经过一二年时间的调整之后将趋于正常,呈现有涨有跌,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在调整完成之后,投资楼市的回报总体上应该可以达到高于通胀率一个百分点。但前提是房产投资必须满足景观房、地铁房、学区房在内的几大要素。”

  对于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他就地取材,以普泰(香港)集团公司在海宁的进口食品项目为例进行阐述。他认为这个项目比较符合自己对于成功商业地产的定位,从政府支持到项目的内涵本身,都具备了良性发展的潜力,因此前景看好。

  500多项数据,俯拾即是的案例,声情并茂的个性化表达,使四个小时的讲座多次被掌声打断。演讲结束时,学员的提问仍然源源不断,以至于助理不得不出面干涉。

  郎咸平1956年出生于台湾桃园,1986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财务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多所美国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作为当下最受关注的经济学家,他一方面因为时常大胆的针砭时弊而被誉为中小企业和中小股民的代言人,另一方面在理论界和经济界,很多人对其言行不以为然。这次讲座,也许仍会被人诟病为他用理论干预现实的又一例,然而面对充满太多机会和悬念的中国改革开放,我们无法断定他的剖析对中国经济顽疾的疗效,但可以断定的是,他的解说,给EMBA学员看待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提供了一个崭新而珍贵的视角。

  图为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常务副院长余思勤与郎咸平教授合影

Copyright © 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600号(近金桥路)

TOP